定州市高蓬镇立足自身特色,深耕乡村振兴沃土,统筹做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、整治村容村貌、提升乡风文明等重点工作,持续擦亮叫响全国文明村镇“金字招牌”。
产业发展 夯实文明创建“物质基础”
走进位于高蓬镇马村的九优食品有限公司,加工厂内生产线不停运转,柔软的面团在机器上来回滚动,经过擀压、搓条、醒发、蒸制等工序,不一会儿,新鲜的千层馒头出锅,浓浓的麦香味扑鼻而来。
高蓬镇从馒头加工悠久历史传统中获取灵感,依托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将村内闲置宅基地改建成有机面点加工厂,配置面点加工自动生产线,生产制作特色有机面点产品,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“预计公司年收入达60万元,全部按比例分配到社员,增加集体收入,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,同时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,不断增加村民收入。”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虎子说。
建设文明村镇,产业是根本。高蓬镇坚持“产业兴村、集体强基”双轮驱动,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纽带,探索“联村共建、抱团发展”新模式,多措并举、精准发力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盘活村内闲置资源,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,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。
文化浸润 涵养文明创建“精神血脉”
“自从建好了乡村文体活动广场,我们经常在这里跳广场舞,日子越过越幸福。”在钮店社区,乡村文体活动广场正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高蓬镇坚持以文化人、以德润村,大力弘扬时代新风、推进移风易俗,以文明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、民生服务暖心惠民。
建立健全“一约四会”,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章程和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“四会”组织,引导村民按规范做事、照章程理事。积极建设乡村文体活动广场、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,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,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。
同时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,积极开展以整治人居环境、爱国卫生运动、关爱“一老一小”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,倡导培育文明新风,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。
环境改善 擦亮文明创建“外在颜值”
走进东牛村,干净的道路、整洁的房屋,错落有致的门前花池、设施齐全的活动广场……所到之处呈现出一派生态宜居的生动图景。
东牛村是高蓬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。该镇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,多方发力、因地制宜,推动乡村面貌由“一时美”向“长久美”转变。
各村“两委”干部主动认领责任片区,牵头做好宣传引导、组织人员、排查问题、督促整改等工作。保洁员、志愿者、党员群众齐行动,采用“机械+人工”模式,清理村内垃圾及作物秸秆,修剪道路两侧、公共区域绿化带。
严格执行“门前三包”制度,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,将环境维护责任落实到人。同时,借助墙体绘画、景观小品,将环保理念融入乡村景观,潜移默化引导村民行为,变“要我干”为“我要干”,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。
“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,努力将高蓬镇建设成为一个‘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’的和美乡镇。”高蓬镇党委书记赵康说。(通讯员 王子宇 张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