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个“再造” 助企强市|这家企业凭啥稳占氢能产业“C位”?
来源: 长城网  赵绅光
2025-09-10 13:38:00
分享:

  紧扣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一场以氢能为笔、科技创新为墨的产业革命,正在定州大地上奋力绘就。

旭阳集团定州园区一角。鲁智华 摄

 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,定州依托独特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,不仅在氢能赛道上抢占先机,更为区域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氢能生产装置。鲁智华 摄

  在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制氢项目现场,各种架空管道互相交织,变压吸附塔、产品气缓冲罐等高纯氢制备装置高耸林立。机器运转间,绿色能源的澎湃动能持续释放。

  “在生产焦炭过程中,会产生有价值的能源产品,氢在副产煤气中的占比可达55%。如今,得益于高纯氢装置,公司每年可生产5200万立方米高纯氢,可实现减碳5.32万吨,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高纯氢生产基地。”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拥军表示。

  规模化的高纯氢产出,为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让定州在区域能源革新中占据了先发优势。

  从“资源优势”到“产业优势”的跨越,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。定州市出台《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从规划布局到落地保障,全程为氢能产业搭建发展“快车道”。同时,园区整合氢气资源、成本、地域、质量、工艺、低碳六大优势,组建旭阳氢能研究所,制定“一线、一网、两翼、四阶段”的“1124”氢能发展规划,将单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系统性竞争优势。

  营商环境的“温度”,决定着企业发展的“速度”。定州市相关部门协同发力,深化合作机制,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;搭建交流平台,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;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、全程领办代办。此外,安全、环保等执法单位恪守“无事不扰、有事必到”原则,变处罚为帮扶,精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这份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保障,不仅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,更在新材料领域结出硕果。

国内首套氨基醇生产装置。鲁智华 摄

  7月4日,旭阳集团自主创新研发的5000吨/年氨基醇装置全线贯通,在定州园区一次开车成功,产出合格产品。这是国内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基醇产业化装置,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成为全球第二个工业化生产氨基醇的企业。

  这进一步坚定了旭阳集团扎根定州的信心和决心。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副总工程师李克忠表示,未来将根据全球市场空间有序扩产,逐步形成氨基醇系列产品,构建以氨基醇为平台的多个产品线,打造旭阳集团又一条引领全球赛道的优势产业链,为定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旭阳力量。

  “我们始终秉持‘全周期服务’理念,针对旭阳氨基醇等项目关键环节,制定了专项推进方案,高效解决用地、审批、配套等实际问题,助力企业顺利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跨越。”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安帅表示,将继续深化服务,推动更多“卡脖子”技术在园区转化落地,真正实现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产业升级”的良性循环。

  凭借技术突破、产业链延伸与政策赋能,旭阳集团定州园区不仅成为当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,站稳氢能产业“C位”,更以京津冀地区最大高纯氢生产基地的身份,成为区域氢能版图中的重要一环。

氢能重卡在加氢站加氢。鲁智华 摄

  年销售氢气2010万标准立方米,服务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保定、唐山等地;建成京津冀地区4座加氢站和综合能源站,先后搭建起定州到辛集、天津等多条氢能重卡运输线路;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在航天、交通、科研、电子、工业等多个领域落地开花……

氢能公交车和氢能清扫车。鲁智华 摄

  历经数年深耕,定州已清晰勾勒出氢能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格局,围绕氢能“制、储、运、加、用”各环节,持续拓展应用场景,带动氢能装备制造、储运、应用等产业蓬勃发展。

  面向未来,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坚持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定州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建设大局。“我们将以‘京津研发、定州转化’为核心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、整合资源要素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断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全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精细化工绿色循环产业园区。”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总经理王华东表示。

统筹:赵晓慧  刘立辉

文稿:王旭妹  赵绅光

海报:李征航

关键词
定州,氢能产业,旭阳集团定州园区
责任编辑:赵绅光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