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讯(通讯员 李星)近年来,定州市老年助餐服务正以多元模式蓬勃开展,为老年群体的生活增添了温暖与便利。
城市社区中,政策引导发挥关键作用。多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号召,成为惠老助餐点,为老年人提供丰富菜品,给予优惠价格,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,深受老人欢迎。此外,一些社区食堂通过对外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总司屯社区大食堂利用闲置房屋,改造后引入社会企业经营,水墨林居、阳光尚都社区食堂则由物业公司运营,在保障老人用餐的同时,面向社会开放,减轻了社区食堂运营压力。
农村地区则因地制宜,探索出特色运营之路,互助幸福院与老年食堂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成效显著。清风店镇西三路社区、开元镇新油村等利用互助幸福院食堂开设孝老食堂,由村集体自筹和社会捐助,收费低廉,自开放以来备受老人青睐。村干部还充当志愿者,种植当季蔬菜补充食材,降低运营成本。
慈善力量助力老年助餐。3月27日,“慈福邻里食光——定州孝老食堂”项目落地定州,旨在解决农村老年人面临的“做饭难、吃冷饭”问题。通过该项目,餐桌将成为传递孝道与温情的桥梁,让老年人在享受“暖心饭”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,惠及7个试点社区的百余位老人。
5月14日,市民政局联合思源公益事业服务中心、新联会开展“粮油包公益项目”捐赠活动,由杭州善友公益基金会提供大米、面粉、食用油等总价值80万元的爱心物资,分发给各乡镇(街道)互助养老幸福院,为助餐服务提供物资支持。
在保障老年助餐服务质量方面,民政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发力,通过入户走访、查阅台账、实地体验等方式,对老年助餐的卫生情况、菜品质量等进行常态化监督,定期对助餐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,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,全方位确保助餐服务质量,让老人吃得放心、舒心。
下一步,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的覆盖范围,全面提升助餐服务的标准,并加大投入力度,整合社会资源,动员更多爱心力量参与其中,不断优化服务模式,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。